韩涛站在吉林省通榆县新兴乡新兴村的玉米田里,惊叹于邻居农夫大田合作社的种植成果。他们采取的高密度玉米种植法让他去年只能望其项背,人家一垧地能收获3万多斤玉米,而他努力耕作也只有21000斤。今年,韩涛决定跟随这一模式,在自己的5公顷土地上实践密植精准调控水肥一体化技术,轻松实现了增产5万斤的目标,按市价计算,额外收入可达5万元。
这项被韩涛采纳的技术,是通过密植与精确调节水分养分来达到每公顷96000株以上的保苗率,远远超出了当地农民的传统想象。通榆县的许多种植者已通过这一技术革新,不仅提升了玉米种植密度,还使得玉米穗大粒饱。最佳地块的预估产量已突破公顷35000斤,标志着该县玉米种植历史上的一个革命性高产里程碑。
九月的秋风带来了丰收的气息,金黄的玉米、沉甸甸的稻穗和红艳的辣椒构成了一幅幅丰收图景。丰收不仅是量的喜悦,更承载着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责。在新兴乡新兴村的农夫大田合作社玉米基地内,人们惊奇地发现,密集排列的玉米植株竟能保持坚挺,不倒伏、不空秆。合作社经理李明揭秘,他们使用的是一种名为黄金粮MY73的密植高产品种,通过调整垄距并优化品种特性,实现了良好的通风透光和强大的根系支撑,从而确保了作物的稳定生长。
通榆县与科研机构的合作,引入了“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水肥一体化技术”,在专家团队的指导下,解决了当地十年九旱的难题,促进了水肥的高效利用,使玉米产量大幅提升。以往“一炮轰”的施肥方式已被精细化管理取代,从播种到成熟,每一株玉米都得到了精心照料。这种模式下,玉米在生长期得到精准的水分和营养供给,有效预防了倒伏和空秆,保证了高质高产。
© 版权声明